1894年,中国历史上爆发了一场声名狼藉、饱受国耻的甲午战争,当时的清政府选择割地赔款以求自保,最终也彻底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而后世很多人认为,导致甲午战败的最大原因,竟然是腐败的北洋水师。
因此,一百多年来,[文]关于甲午战争的失败[章]不仅有争议,而且还[来]有传言说,甚至北洋[自]舰队为国将士们也曾[历]经被误解和耻辱。但[史]随着历史的沉淀,真[大]相终于水落石出,这[全]些流言的背后同样证[网]实了甲午战争也是多[文]方力量斗争的受害者[章]。
甲午战争三大经典流言。
战败是由于军纪涣散所致
最经典的要属《大炮晾衣》了。据说,北洋舰队在访日期间,日本一名军官发现定远号军舰的主炮上曾晾着衣服,由此便有传言北洋水师部队的军纪涣散,在甲午战败后,许多人更是以此为理由,认为这是导致甲午战败的最大原因。
事实上,从后来人们1:1重现定远舰之后,才发现,“大炮晾衣”纯属胡说八道,而这背后正好是日军借此来巩固自己的作战信念,而且现在证据更加确凿。
北洋水师外强中干,实是老太后贪赃枉法,享乐军费之事。
“北洋水师外强中干,军费长期不足”,然而,这与当时的慈禧太后并无多大关系,而即使是当年太后的寿辰奢华,这些花销也是以李鸿章为主要操作者,向全国各地的官吏讨要。
关于北洋水师的军费问题,早在1888年,清政府就认为可以通过海军建设一劳永逸地反复削减军费,这也使得一度在亚洲名列前茅的北洋水师逐渐名存实亡。
北洋水师的实力远胜于日本海军。
和之前提到的第二个谣言有关的是,1889年,当北洋水师开始衰落,但实力仍在继续的时候,日本开始组建自己的国家舰队。
但这两个舰队当时的情况却完全相反,北洋水师一再受到当局的压制,可日本海军自诞生以来一直在积极发展,直到甲午战争爆发,实际上,日本海军在各个方面(吨位、航速、炮术)都远远胜过了看似强大的北洋水师。
本文导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