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之战最终以大顺军惨败而告终,尽管清军的战斗力很强,这是事实,但“马迅风疾,飞矢雨坠”的大量史料却是胜利者的夸张。但为什麽从山海关到大顺军败北,几乎再也没有打过胜仗呢?本文从山海关战役后的战略与大顺军从一开始的内政两方面来分析。

山海关战争历史介绍 为什么李自成自山海关战役后一蹶不振? 刘宗敏 明朝 农民起义 李自成 第1张

图为李自成败亡路线图

山海关大顺军作战后的对策:

其一,山海关之战的失败,如果处置得当,有可能只是局部的暂时失败。

除刘宗敏负伤、李双喜战死外,大顺军中的许多战将都没有战死,可想而知,大顺军的损失实际上并不大,而且还能及时组织反攻。在吴三桂与清军结盟时,多尔衮也考虑到“流贼横行,广而众,不可轻敌”,多尔衮这里说的是李自成作战经验丰富,兵力雄厚。

所以能否战胜李自成[文],多尔衮是有疑虑的[章]。比如李自成,他可[来]以利用自己的长处和[自]敌人的短处,就不难[历]找到合适的战机。但[史]山海关战役之后,大[大]顺军并未组织大规模[全]的反攻。

第二,在李自成撤退[网]的过程中,多尔衮忙[文]着安排清廷入关,只[章]给了吴三桂十万大军[来]追击李自成的时间。[自]

如果李自成从容应对[历],此时依靠有利的地[史]形,依靠众多的兵力[大],广大农民的支持,[全]对吴三桂的追击部队[网],完全可以围攻全歼[文],至少也可以有效地[章]阻止清军的进攻。

但是李自成并没有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吴三桂反而利用了士绅阶层的正统思想,假借崇祯之名,假借崇祯之利进行报复。这样,李自成便功败垂成,倾家荡产。

山海关战争历史介绍 为什么李自成自山海关战役后一蹶不振? 刘宗敏 明朝 农民起义 李自成 第2张

第三,撤出国都北京城。

李自成从山海关败回北京,兵力仍不足十五万,这不得不说是战略上的重大失误。如果能够在北京城守得住,清吴联军就不可能攻破北京城,要知道,李自成攻破北京城时,城防设施基本上完好无缺,最重要的是,清吴联军是没有后勤粮草供给的,而大顺军此时已占北中国大半。

无论前战乱多么严重,都算是断了漕运,但在这样广阔的地域里,后勤补给肯定比清吴联军容易得多,相持的时间越长,对清吴联军就越不利,一旦清吴联军为后勤粮草发生争执,或为其他利益反目,大顺军就有可能翻盘。但是,李自成26日返回北京,29日又撤出北京。

没几天就逃回西安了,这么快就溃败了,历史上罕见。

历史大全历史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