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四大名著《西游记》原文学内容为蓝本拍成的电视剧《西游记》,这出旧剧伴随着中国人走过了漫长的几十年,如今成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古装剧。随著《西游记》旧版的播出,《西游记》这一文学作品也成为了老百姓茶余饭后最爱闲谈的话题之一。很多人说为什么没有南游记和北游记,其实东游记、西游记、南游记、北游记都是有的,而且南游记北游记作者还是同一个人。
不过,除了一般人所知的《西游记》外,在中国历史上还出现了另外三部以“方位”名命名的文学作品,它们分别是《东游记》、《南游记》、《北游记》。那三部文学作品究竟有何不同之处?
八仙过海与东游记
一提到《东游记》这部文学作品,许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不过,如果有人歇后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狗咬吕洞宾——不识好心”,对中国传统文学有一定了解的人可以大概猜出《东游记》的内容,《东游记》就有八仙过海的故事。
“东游记”的作者是吴元泰,他的名字是《上洞八仙传》,内容是以八仙为主体,描写了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韩湘子、曹国舅等八仙修炼得道的过程。它的内容包括诸如八仙大战龙王,孙悟空大战天兵天将等。
整体来看,《东游记》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神魔小说,其情节怪异而逻辑性强,悬念不断,故事与传说中的魔力密不可分,看起来很可爱。小学校的写法融合了浪漫与写实的创作手法,在宣扬道家神仙法力无边的同时,渲染了道家仙境。它是人们从一个特定的层面上认识道教的经典之作。《东游记》是一部以娱乐为主题的茶余饭后娱乐文学作品,其整体内容可与众所周知的《西游记》相提并论。
南游记
“南游记”,作者是余象斗,为余象斗写的一部无神小说。它的叙述内容表面上看起来有点荒谬,但整篇文学作品却反映出作者对中晚明黑暗社会的鞭挞和对平等社会的理想追求。
这个问题可以从作品[文]的主角华光那里得到[章]答案。他的前身是如[来]来附近一盏油灯的灯[自]花,因其烧独火大王[历],被如来佛祖逐出灵[史]山。分别于马耳山、[大]斗牛宫、萧家庄投胎[全]。它先后鞭打玉帝太[网]子、二闹天宫,多次[文]击败天兵天将、千里[章]眼、顺风耳、乌龙大[来]王等。在经历了一系[自]列强权政治的艰苦斗[历]争后,华光被如来归[史]降灵山。余象斗笔下[大]的华光是敢于反抗压[全]迫、争取平等、爱民[网]的光辉形象。对华光[文]的反叛精神,笔者坚[章]决拥护。
在与强权抗争的同时[来],作家更多的笔墨也[自]描写了华光的对手—[历]神魔妖怪。例如《西[史]游记》中的千里眼、[大]顺风耳、乌龙大王等[全]神。这三个妖怪在小[网]说中都有许多共同点[文]:称霸一方,欺凌一[章]方,残害女性。与玉[来]皇大帝相比,他们没[自]有什么权力,但是直[历]接的伤害却远大于玉[史]皇大帝。
华光与神魔的斗争,给百姓提供帮助,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们惩恶扬善的心理,反映了民众对铲除霸道贪官污吏、追求公平生活的合理愿望。
南游记体现的思想
笔者所体现的民本位思想,在明代后期专制主义日益强化的时代背景下,是极为难得的。实际上,“妖魔”所代表的现实原型,正是嘉靖至明穆宗时期,地方上贪官污吏,欺压百姓,它恰恰相反地衬托出嘉靖皇帝中晚期十分腐败的官吏和人民群众困苦的生活。
正是由于地方官吏的极度腐败,明穆宗继位、稳定局面之后,明穆宗对高拱的清廉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作者除揭发妖魔化外,也批判封建皇权。明代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王朝集权的重要时期,由于朱元璋废黜了宰相制度,使明王朝权势空前强大,国家的兴衰往往依赖于皇帝的权势。
嘉靖前期,嘉靖皇帝兴致勃勃,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到了嘉靖后期,严嵩等官员在嘉靖的默许下贪污腐败,卖官卖爵,使朝廷乌烟瘴气,风气黑白颠倒。官吏有奉承之风,有贪腐之风,有一种习气,一种是对国家利益的漠视。针对嘉靖帝的不作为和官场腐败风气,朝廷里有海瑞这样有良心的官员。
但在民间,还有余象[大]斗等小说家,借玉帝[全]玉帝太子飞扬跋扈、[网]胡作非为,甚至百般[文]刁难,欺压华光的事[章],对封建皇权进行了[来]批判。对于明晚期的[自]道士残害百姓的现象[历],也有一定程度的揭[史]露。
总之,结合嘉靖后期至明穆宗这一时期的时代背景,可以更深刻地认识余象斗写《南游记》的意图。在封建皇权的高压下,余象斗无法公开攻击皇权的黑暗、贪官的贪婪和人民的苦难。余象斗通过《南游记》揭示了明朝中后期的社会环境和官场环境。
北游记
“北游记”是余象斗的又一部文学作品,也是神魔小说。这个故事的主角是以道家北神真武为主角。其前身是所谓玉帝三魂中的一魂,因投胎于刘家得名刘长生。刘长生曾到蓬莱山修炼,后又被哥躏国国王带进皇宫供养,后因皇后转世为哥躏国太子,改为玄明。登基后,又娶了后继者李香娘为后。
登基后,玄明为妙乐[大]天尊指引,再次进入[全]蓬莱,投身西霞国王[网]王子,在妙乐天尊的[文]带领下来到了灵柩宫[章],后见到玉皇大帝,[来]成为妙乐天尊,掌管[自]太阳宫。
而太阳宫中的天将都[历]下了人间,主人公询[史]问了缘由,妙乐天尊[大]让主角再到人间修行[全],主人公投胎为净洛[网]国王后之子,在武当[文]山中修行,成功地重[章]返天界。天庭封其为[来]“北方玄天之神”“[自]真武大帝”,下界除[历]妖魔,收36部将,[史]经历坎坷,终于成仙[大]。
“北游记”内容看上去十分怪异,主人公曾多次投胎转世,并修过许多次。内之神魔皆有魔法。但是结合小说的细节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思想。
北游记体现思想
首先,小说刚开始提到隋炀帝时代。隋炀帝末年,天下大乱,隋炀帝三征高丽生生活奢侈,百姓生活日益困苦,甚至断手断脚,逃避沉重的赋役和兵役。这一时代背景与嘉靖后期至明穆宗有一定的差异,但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嘉靖后期官场腐败、百姓生活日益贫苦、土地兼并日趋严重的时代背景。若不是明穆宗、高拱的大力改革,在嘉靖后期再发展,天下大乱,百姓苦不堪言。
以此为背景,结合作者在《南游记》中所体现的思想,结合本文中所提及的“隋炀帝”一词,可以感觉到,作者写《北游记》的初衷就是为了鞭挞社会现实,并结合作者写《南游记》所体现的思想。戏中的主角真武(玄明)和华光一样,是一个敢于反抗不公、同情人民的大公无私的人。
这一时代背景可以从[全]第九回中找到证据:[网]“此为中界,隋炀帝[文]无道,昏君杀人,故[章]有此气不散”,还有[来]“上帝部将,在中界[自]四方作乱”。
即使是《西游记》中的半正半反派人物,在《北游记》中甚至更为负面。玉想得到刘家的财宝,却因刘家将财宝传给子孙,因而产生了投胎刘家的念头。可是玉帝怕生下孩子,被官府欺压,又不愿生胎到人间。由于天庭大臣的劝导,玉帝勉强答应了,才生了个孩子。玉帝的矛盾人格与虚伪的形象,代表着古代封建帝王口是心非矛盾的形象,在作者笔下体现得淋漓尽致。
其次,文章的主题思想与西游记有些相近:道教劝导善的成分。
比如第19回,斑竹[历]村的人做坏事,玉帝[史]派人去水井投毒,要[大]毒死全村人,只有一[全]个卖豆腐的好人,叫[网]雷琼,希望土地爷能[文]放过他。但是雷琼又[章]想把村里的其他村民[来]都救出来,便对土地[自]爷说,希望用自己的[历]牺牲换回全村人。
雷琼吃了土爷的药,瞬间感染瘟疫而死,而雷琼的灵魂却被土地爷带到了玉帝面前,玉帝被雷琼以一人生命拯救了整个村庄的百姓的生命。雷琼托梦给全村人,梦想着全村人都能做个好人好事,多做点好事。最后,雷琼用生命换来了全村人的生还,在梦中听到了雷琼的劝告,成为了一个好人。此理应改邪说,与西游记极为相似。
参考资料:
【1】《中国古代文学史》 尚德机构学习中心 清华大学出版社
【2】《明朝文学》 古典文学新理论 南京出版社